Ubuntu,(祖鲁语)是一个以桌面应用为主的Linux操作系统,其名称来自非洲南部祖鲁语或豪萨语的“ubuntu”一词(译为吾帮托或乌班图),意思是“人性”、“我的存在是因为大家的存在”[4]。Ubuntu建基于Debian发行版和GNOME桌面环境,与Debian的不同在于它每6个月会发布一个新版本。(Wiki)
这段时间,经常威胁office和vista:再叽叽歪歪就把你们全部换掉。前天半夜,威胁就不再是威胁:
ubuntu之前,比较担心是驱动程序,但显然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8.10版只需设置一下硬盘和语言,装完进入系统全部的硬件(包括PCI的无线网卡和一体机)都已经驱动完毕,比win的系统安装要简单多了……还有五笔输入法什么的也不需要费心,系统自带。
作为新手,正在熟悉各种操作。
昨天晚上跟天华聊天,我说到有大部分的中文mp3文件,在ubuntu的rhythmbox播放器中标签显示都是乱码(这是不可避免的),他提到了用 easytag软件更改。然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软件不能自动地识别GB中文码再更改为ubuntu可以正常显示的形式。他说没有办法,用这个软件 只能手动更改,而且这个软件也不能输入中文(因此只能复制粘贴)~BTW:他也是个新手。
OMG!我的大部分mp3都是某FTP下载的,并且(我)很不能理解地,中文的歌曲他们也要写成英文的文件名,所以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要花多少时间复制粘贴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我知道“命令”对linux系统的意义,所以在网上搜索到了合适的命令,在1分钟之内,把所有音乐的标签全变成了GBK的格式,解决了……这对他打击很大,因为他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复制粘贴。
我于是想到了linux这种系统为什么无法普及,“命令“是它的长处,但也是一个大障碍,尤其是对习惯了鼠标操作的windows用户来说。
windows走的是直观的、电脑托管的、所见即所得(wysiwyg)的“傻瓜”路线,好处是对于傻瓜来说,你不用管那么多,不用理会电脑在做什么,按几下鼠标结果便摆在面前,摆在面前的也就是你将要得到的(结果)。缺点就是当你的电脑里遍布垃圾时,你甚至都不知道这些垃圾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哪位串门的忘带走的。
终端(或者叫命令行)方式的缺点是,对操作者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操作者既要懂得规则,也要有逻辑性。傻瓜在这个世界里是不被欢迎的,初学者会感到混乱和 头疼,但优点是,这种wytiwyg(what you think is what you get)的方式,用得熟练了,电脑就是一头你驯服了的老虎,强大又不会有麻烦。
说白了,前者依赖的是电脑(和应用软件)的能力,后者依赖的是人的能力。
我最初接受的教育是:能用键盘就别用鼠标(当时的老师都是搞技术的),加上用Tex的经验,所以并不觉得ubuntu中的命令难以接受,但我认为这种操作方式还是很难让他普及开,因为世界上“傻瓜”要占大多数,比如WALL-E中的那些未来人类。
基于Linux的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你不用担心病毒(及其衍生品)。
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开源,病毒代码要骗过机器很容易,但若不被人看出来很难。
另外的原因是它的安全机制,root权限。这一点vista似乎(我认为)也开始借鉴:即使你的用户组为administrator,但实际操作中你也被 降级为user,只有操作涉及更高权限时,系统会提示并等待确认,所以vista要比过去的系统更安全,所以在装vista后,我一直没安杀毒软件并且没 遇到病毒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我的理解是正确的)
一般认为,linux是不用担心病毒问题的,因为你在linux下中毒的机率如同买彩票。但这并不意味着linux下没有,只是,所有的恶意软件(病毒、蠕虫)屈指可数:已知的总数为:三十多种(Linux malware)而windows系统下已经超过了140,000种。所以,很有意思的情况可能是:一个用ubuntu的用户对windows用户说,我用杀毒软件的目的是怕你中毒!
2 thoughts on “Ubuntu!”
如果想转换当前目录下的所有 mp3 (包括子目录):find . -iname “*.mp3″ -execdir mid3iconv -e gbk {} \;
解决rhythebox音乐播放器中文乱码方法。
安装好后,先不加入MP3文件。
你进入MP3目录,如图,在那个MP3目录右键—在终端中打开。
就会弹出终端窗口,在那里输入命令:mid3iconv -e GBK *.mp3
(这时可能会提示:sudo apt-get install mid3iconv,你就把那行提示复制粘贴安装。)
最后rhythebox添加MP3文件。中文乱码彻底解决。
(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f=77&t=169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