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linux的畏惧来自若干年前同一位欲在银行业寻求(IT类)职位的朋友共同在PC上安装、调试linux系统和oracle数据库的痛苦经历。实际上,使用Ubuntu不长时间(50天?)之后的现在,我也并不认为linux(对个人用户而言)是一个具备“亲和力”的操作系统。
一个多月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人(中国大陆)在问各种各样但本质是相同的问题:为什么Ubuntu不能/没有这样……?为什么Ubuntu上的程序不能/没有这样……?事实上,我发现今天的Ubuntu与若干年前(>7)的某linux发行版的区别,并不像vista与Win98的差别那么大。而我的感触是,好的系统改变人,坏的系统被改变。
Ubuntu带来的第一大改变是关于linux系统对硬件支持的担心。即使是以前安装Vista,也要准备好各种硬件驱动来应付系统识别问题,但在Ubuntu安装完毕的时候起,包括PCI无线网卡在内的几乎所有硬件,都可以正常地运行(除了一部三星 sf-565p一体机的驱动,自动安装好的驱动实际上无法正常打印,但可以使用三星提供的for linux驱动或手动设置使其工作)。
有意思的是,昨天在Cnbeta看到一篇译文,作者在经历安装windows7过程中假死、无线网卡驱动无法识别、微软自己驱动的摄像头也无法安装的情况后,竟然还能得出“Winndows 7在桌面领域足以干掉Linux”的结论……
题外话,他的电脑在安装完毕的评分中,得到了4.4分,他的结论是“笔者2GB的内存也是拖慢系统性能的一个原因”,呜呼~我的Ubuntu未开特效时,Firefox浏览8个网页、Evolution邮件、Pidgin、Benliud的BT下载5个文件、一个文本文档、一个帮助、一个Gimp处理1M图片、一个文件浏览器、一个Rhythmbox、一个系统监视器的情况下,内存也不过占用了870+M而已……


或者,当你有问题寻求帮助时,中文的Community对你的意义也许并不大,有时候除了使自己愈加自卑不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尤其是得到这样的答案:“ 早就有人解释过了,自己搜下帖子”……或者“这么简单的问题,Baidu下就行了”等等,实际上,Baidu出来的都是什么样的答案呢?我的某篇博客有两个评论的,那第一篇评论里给出的某个命令行就是搜出来的最多的错误答案)相信我,在Google上搜索英文的关键词会让你得到你真正想要的结果。当我在一个英文Linux社区看到好多人向一位连“命令行”为何物都不明白的“菜鸟”耐心解释如何安装某个软件时,我才真正地相信,Linux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东西。
我想,等到有一天“I am who I am because of those around me”能够完美地译成中文时,这种情况能所有改观。
One thought on “Ubuntu带来的改变”
正體中文站的氛圍要好得多,可惜資源太少了,冷清。人口少真是一項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