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9月12日至18日在福冈筥崎宫举办的放生会,与春季的咚打鼓海港节、夏季的祇园山笠节并称福冈(博多)地区三大祭典节日。自古以来,博多就流传着“梨子柿子放生会”的说法,意思是秋天博多地区的有名的三大物件。
筥崎宫
筥崎宫(はこざきぐう)是位于日本福冈县福冈市东区的神社。为式内社(名神大社)、筑前国一宫、旧社格为官币大社(现神社本厅的别表神社)。也称筥崎八幡宫。和宇佐神宫、石清水八幡宫并称日本三大八幡宫。元寇入侵之际,击退蒙古军的神风,被视为筥崎宫的神德。同时,龟山上皇在此祈愿「敌国降伏」以来,筥崎宫也以海上交通・海外防护之神受到广泛的信仰。(Wikipedia)
放生会
本是佛教的仪式,随着佛教传入日本,在公元6、7世纪时由皇室推广开来,8世纪时,在平定隼人叛乱后,以慰灵为名,几大八幡宫开始定期举行放生会。明治维新时,佛教成为打击对象,神佛分离运动后,本属佛教仪式的放生会,改由神社主导。筥崎宫的放生会安排在秋季,以“感谢生灵、戒除杀生和庆祝丰收”为主题,至今已持续超过千年。
放生会期间,最主要的活动一是被称为“御神幸”的抬神轿(神舆)游行,二是在“参道”(即神社前长长的一段道路)两侧数百家小摊贩(露店)售卖新姜、社日饼等特产以及捞金鱼等传统活动。
2017年的游行活动在放生会首日和第三日举行。起点和终点都设在筥崎宫,首日是神舆出宫仪式,第三日是神舆入宫仪式,持续时间均长达四个多小时。
神舆共有三辆,平时由神社收藏并不露面。放生会期间,除游行时外,放在殿里供人参拜。游行时,由(身着白色衣服)的神职人抬着,前后又有来自其他神社或民间组织的鼓乐队等簇拥。场景相当热闹。
其他的神道教活动包括献祭,如献茶、献菜和例行的放生神事。
其他的表演活动主要是本地区中小学乐队和其他民间演艺性质的社团提供的演艺奉纳等。像今年放生会期间,在神社内的临时舞台,就有歌曲(中学生乐队、专业歌手的钢琴伴歌,甚至还有卡拉OK)、太鼓(和太鼓演奏)、武术、琴、古谣以及舞蹈(现代)表演。
与其他节日一样,这些表演不必特别加以准备。一是平时就有大大小小的传统文艺保存组织(如参加祭典的箱崎传统文化保存会、神乐保存会、独乐保存会、古谣保存会等),这些保存会均为NPO,日本叫特定非营利法人,在经营中得到政府(在税收等方面)的鼓励与支持,除进行传统民俗的整理、保存、教习外,周末或节假日也经常与居委会社区联合组织一些民众参与的活动。在各种祭典期间有宣传和表演。这些保存会参与祭典通常不收取任何费用(义务),以古谣保存会为例,2015年度的放生会,没有出场费,路费和饮食也是保存会拨款5000日元给4名表演者(特定非営利活動法人博多古謡保存会2015年度事業報告書)。
二是所在地区的中小学平时就有大小不一的艺术社团,如乐队和太鼓会等。他们也是活跃在各种祭典舞台上的重要参与力量。
放生会特产名物
- 放生会チャンポン (Qiang Peng)
一时找不到中文的译名。虽然日语的发音和写法都是一样,但这个可不是吃的ちゃんぽん(中文叫强棒面)而是一种有意思的小玩具,因为在吹的时候能发出钲(“锵”)和鼓(“砰”)的声音而被命名。这种玻璃玩具通常由专业的手工艺人制作,再由巫女们绘上可爱的图案。 - 放生会おはじき(O Ha Ji Ki)
也是一种玩具,同样不好翻译成中文。古代的时候从中国引入日本的一种扁圆形玻璃饼,用于游戏或学习。从昭和五十五年(1980年)放生会每一届都要制作当年主题的おはじき,一般是陶制,大受欢迎。但是,2017年开始,筥崎宫决定终止放生会おはじき的销售。理由是制作方白彫会(研究人偶等手工艺品的非营利团体)人手有限,加上高龄化,每年制作的数量非常有限,而当作放生会限定品发售时经常造成抢购或是黄牛加价的混乱局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大家还在研究。 - 新姜
放生会上卖带叶子的新姜不知是哪年开始兴起的。起源应该是箱崎地区种姜的农民很多,带叶收上来卖时样子挺讨喜,所以就成了放生会名物。
筥崎宫放生会是相当吸引人参与的祭典。台风来之前的一天,下着毛毛雨,从宫前鸟居经过,仍能看见里面的人山人海。究其原因么,对小孩子来说,吸引他们的可能是各式小摊,有吃有玩有抽奖;对年轻人来说,吸引他们的是难得有穿着浴衣三两相约的机会,上年纪的人,主要还是挤在祭礼队伍前观看的居多。